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
暮色輕吻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的青石板,露天電影的幕布在漸濃的夜色里舒展,楊女士牽著孩子的手,指尖拂過剛領(lǐng)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冊,晚風(fēng)里飄著巷弄的飯菜香,也裹著反詐短片的輕聲叮囑。這是貴州省銅仁市“法治銅仁?平安相伴”普法宣傳活動的尋常一幕,寫滿了法治與煙火氣的溫柔共鳴。
以文化為舟 讓普法乘IP入日常
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位于銅仁市主城區(qū),是市民消夏時的笑聲聚集地,是游客觸摸城市溫度的窗口。“中南門露天電影”本是銅仁公共文化服務(wù)的“金名片”,已成為自帶文化的IP。銅仁市委政法委牽頭搭臺,20余家市直職能部門攜手“登舟”,這方銀幕便成了普法宣傳的新載體,“光影+法治”的故事在煙火里流轉(zhuǎn)。
電影開場前,反詐、消防、反邪防邪的普法短片循環(huán)播放,畫面里的案例不是生硬的說教,而是街坊能聽懂的“家常話”?!胺娠L(fēng)險大轉(zhuǎn)盤”前,孩子們踮腳搶答“防溺水要注意什么”,答對時接過的小禮品里,藏著民法典的生活解讀。“法智大闖關(guān)”桌旁,老人們湊在一起研究“陌生鏈接能不能點”,工作人員遞上的宣傳冊,把“刷單返利是騙局”的提醒印得明明白白。沒有單向灌輸?shù)目菰?,只有寓教于樂的互動,正如參與市民所說:“在休閑中就把法律知識記牢了,在玩鬧中就把自我保護能力提升了?!碑斘幕疘P與普法相遇,法律便從“紙上條文”走進了“茶余飯后”。
截至目前,12場活動里,50余個普法短視頻在這里放映,1萬余份宣傳資料從這里傳遞,2萬余名群眾在這里與法治“零距離”相遇。這方文化陣地,讓普法不再是“一陣風(fēng)”,而是融入日常的“涓涓流”。
以需求為尺 讓安全知識守平安
“普法不能撒胡椒面,而是要精準銜接群眾需求?!痹阢~仁,每一場普法活動都始終握著“需求”這把尺,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,把法條變成“生活說明書”,真正讓法治走進群眾心里。
暑期防溺水攻堅,“志愿同仁?夏日防溺”主題宣傳應(yīng)聲而至:志愿者拿著救生圈模型模擬溺水場景,教孩子和家長自救互救技巧;互動搶答環(huán)節(jié)里,“能不能私自下河游泳”的問題剛拋出,便有小手齊刷刷舉起。防溺水安全知識,就這樣在問答里扎根。
守護未成年人成長,銅仁市人民檢察院、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蹲在孩子身邊,用“校園欺凌該怎么辦”的真實案例,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條款;發(fā)放的安全指南上,“遇到危險要找誰”“如何拒絕陌生人”的提醒,細致得如同家長的叮囑。法治防護網(wǎng),就這樣在講解里織密。
護住百姓“錢袋子”,反詐民警帶著案例“開課”:從“冒充公檢法”的恐嚇套路,到“高薪誘惑”的甜蜜陷阱,一個個真實故事揭開電信網(wǎng)絡(luò)詐騙的偽裝;普法人員手把手教群眾下載“國家反詐中心”APP,“轉(zhuǎn)賬前一定要多方核實”的叮囑一遍又一遍回響在活動現(xiàn)場。防騙意識,就這樣在案例里筑牢。
從婦女兒童權(quán)益保護的條文講解到民法典的生活問答,從禁毒防毒的警示宣傳到交通安全的細節(jié)提醒,普法活動覆蓋了群眾日常的方方面面,卻又精準擊中了每個群體的“痛點難點”。線上線下超10萬人次的覆蓋背后,是“群眾需要什么,我們就講什么”的初心,是讓法律從“遙遠條文”變成“身邊依靠”的堅持。
以長效為基 讓法治實踐促常治
不同于以往“單次熱鬧”的宣傳,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里,一個“固定普法陣地”悄然立了起來。每周六、日,這里“普法不打烊”,公安、法院、消防等20余個部門輪流“駐點”,成了基層治理的“法治驛站”。
在這里,普法是“菜單式”的:想咨詢法律糾紛,法院工作人員就耐心解讀維權(quán)流程;想了解消防安全,消防隊員就拿著滅火器演示操作;想學(xué)習(xí)應(yīng)急技巧,民警就現(xiàn)場教學(xué)自救方法。群眾“點單”,部門“接單”,場景化的服務(wù)讓普法更貼心。
在這里,普法是“協(xié)同性”的:不再是單個部門的“單打獨斗”,而是20余家單位的“并肩作戰(zhàn)”。你講反詐防騙,我講未成年人保護,他講安全生產(chǎn),各展所長又相互補位,織成了一張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法治宣傳網(wǎng)。
在這里,普法是“常態(tài)化”的:當暮色再臨,露天電影的光影依舊,青石板路上的笑聲依舊,但市民多了些“遇事找法”的底氣,多了些“知法守法”的自覺。有老人說:“每周都來看看,心里更踏實。”有年輕人說:“知道遇到問題該找哪個部門,不慌了?!边@份“長久的陪伴”,讓法治意識慢慢在群眾心里扎根,也讓基層治理的根基愈發(fā)堅實。
夜色漸深,電影散場的人們揣著宣傳冊、帶著新知識,在中南門的燈光里緩緩走遠。他們討論著“要提醒家人別點陌生鏈接”,規(guī)劃著“明天給孩子講防溺水知識”,這些細碎的念叨,正是法治落地的最好證明。在黔東大地,“法治銅仁?平安相伴”的活動還在繼續(xù),它像一束光,照亮著百姓的日常,也為綠色銅仁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鋪就了一條堅實的法治之路。
普法現(xiàn)場
編輯:董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