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
□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
□ 通訊員 吳丹
幾年前,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的阿英(化名)在務農回家的山路上撿到一只“山雞”,她舍不得吃,便賣了貼補家用。誰知,這只“山雞”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——白鷴。
“阿英因無知被判了緩刑,一時接受不了,剛入矯時哭哭啼啼的,把我們難壞了?!泵飨h司法局副局長兼城關司法所所長方秋軒說。
一段時間下來,方秋軒看到阿英對種植淮山很感興趣,便邀請縣農業(yè)局城郊農技站站長、高級農技師葉玉珍為她進行淮山種植技術培訓。
從第一年的兩畝拓展到如今的7畝,阿英成了村里小有名氣的淮山“種植專家”,家里也蓋起三層半的新樓,還添置了汽車。
“我以前就是吃了不懂法的虧,現(xiàn)在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。”平日里,阿英常?!艾F(xiàn)身說法”,建議村民多多學法。
阿英的轉變只是福建千萬社區(qū)矯正對象的一個縮影。為了幫助社矯對象更好地回歸社會,福建各級社區(qū)矯正機構通過建立就業(yè)幫扶基地、引導社會力量,為社區(qū)矯正對象提供勞動技能培訓、就業(yè)推薦、創(chuàng)業(yè)指導等幫扶模式,用愛“鏈接”回歸致富路。
南平武夷山開展茶葉種植技能幫教;寧德福鼎對接當?shù)夭杵?,形成“幫就業(yè)、幫管理、幫解憂、幫發(fā)展”的幫扶管控制度;三明沙縣通過小吃產業(yè)為安置幫教對象架起“致富橋”;龍巖上杭協(xié)調出臺資金扶助政策……
此外,福建省還組建了兩萬多個矯正小組,通過組織社矯對象參加公益活動,培養(yǎng)他們正確的勞動觀念、紀律觀念,幫助他們修復社會關系、順利回歸社會。
“疫情期間,有不少社矯對象主動向武漢捐贈物資,并參與交通檢疫、體溫檢測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消殺、衛(wèi)生健康防疫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,從公共秩序的破壞者變成了維護者、志愿者?!备=ㄊ∩鐓^(qū)矯正管理局局長、二級巡視員黃世庚告訴《法治日報》記者。